第(2/3)页 孙山摆了摆手:“师爷,我还想多站一会儿。” 孙山这么说,张师爷也不再说话。出门在外,除了生死关头,不需多劝老板。 桂哥儿给孙山披上一件衣服,难过地说:“山哥,我本来不伤心的,可看到大伯,伯娘他们伤心,我就伤心了。” 山哥在哪里,家就在哪里,只要跟着山哥走,桂哥儿就安心。 不过看着亲朋好友那么伤心,桂哥儿也跟着伤心了。 随后又说:“山哥,其实像钱少爷那样挺好,留在本地干活,不用出远门。大伯和伯娘也方便来探你。” 这么一对比,桂哥儿第一次觉得钱鹰扬做个县丞也不错。他不能回家,但亲人可以去找他。山哥上任的地方虽然是隔壁,但路途可远了,大伯和伯娘好难来一趟。 随后又想到陆少爷也不错,在南海做主薄,这地方更适合生活了,大伯和伯民跟着过来肯定开心。 桂哥儿一时之间发现孙山考上进士好似不是好事,还不如举人身份谋官。 孙山哪里知道桂哥儿想东想西,深深地吸气,深深地呼气,摇了摇头,把离别的哀愁摇散。 笑着说:“等我安定了,就让你回去把他们接过来。不用多久,你又可以见到他们了。” 孙定南连忙附和:“对,到时候稳定下来,就可以让他们过来了。” 孙大力乐呵呵地说:“阿山~” 顿了顿,猛然想到孙三叔的训话,立即改口说:“老爷,嘿嘿,到时候派我回家接人,我一定能完成任务。” 这次出行,护卫15人,3个贴心随从,1个师爷加1个媳妇,1个汪管家和1个汪嬷嬷,还有1个孙山,总共23人,队伍也算挺大的。 孙山之前不打算要汪管家和汪嬷嬷,但想着护卫都是孙家人,并不是真正的下人,有时候办事下人才好办,毕竟身份不一样。 何况汪嬷嬷做饭不错,孙山还是喜欢吃地地道道的家乡菜。 于是就问汪管家和汪嬷嬷愿不愿意跟自己来。 汪管家想也不想地答应了。 跟着官老爷总比跟着官老爷他爹有前途,在孙家村地方太小,又没有啥产业,实在无法施展一身本事。 跟着官老爷去上任就不一样了,说不定要斗智斗勇,还要勾心斗角。这么有挑战性的工作,汪管家喜欢。 第(2/3)页